530打草谷
章節報錯
僅僅是一晚,順義求救的文書就送到京城,同時北邊的密雲和懷柔也相繼向京城送來戰報。
“韃子強襲密雲不成立即南下,攻打順義縣城,懷柔連去都沒有去?”
魏廣德從負責打聽訊息的張吉口中知道昨晚送到京城的訊息也是目瞪口呆,他沒想到這次俺答汗入關,連後路都不打算守一下。
是的,到目前為止,大明朝廷還以為帶隊進入長城的是俺答汗,就如十多年前一般。
而牆子嶺關送來的戰報其實已經送入兵部,只不過因尚未核實而沒有傳出來。
如果匆忙上報韃子只進來萬餘人,最後韃子還有後隊或者是判斷有誤,兵部也脫不了干係。
這個時候,稍微暫緩一下,並沒有壞處。
最起碼,兵部一開始上報上萬韃子入關的話,並沒有錯不是。
不過,此時魏廣德腦海裡也在盤算著此事。
雖然密雲的位置並不是說完全堵住韃子返回草原的關口,可韃子這樣完全放棄攻打,怎麼想怎麼覺得怪異。
要知道,一旦明軍集合大軍殺過去,韃子往回撤,到了山前,密雲駐軍出戰,就算擋不住他們逃跑路線,也會耽誤他們撤退時間,到時候身後明軍衝上來包圍,這讓他們還有什麼活路?
魏廣德想不通,按照密雲的戰報,韃子兵力確實上萬,可現在密雲城外只有少量韃子監視。
當然,他們被圍,擔心韃子隱藏在暗處,不敢出城消滅城外殘留韃子,這個說得通。
可真到明軍集結掀起大反攻,密雲方面不可能還用這樣的藉口避戰,那隻能是把自己往斷頭臺上送,密雲守將不會那麼傻。
而且,密雲那邊還彙報,古北口駐軍有派人來他們城裡聯絡,也就是古北口關隘也沒有遭到韃子攻擊,甚至關牆外也沒有看到韃子的蹤跡。
按常例,僅僅上萬的韃子,是不可能深入明境太遠的。
要麼韃子還有大軍隱藏在關外,比如古北口。
他們等待機會就是明國朝廷抽調人馬圍攻入關的韃子,這個時候大隊人馬才趁虛而入?
不過這個可能性是很低的,很多地方講不通。
真有後隊人馬的話,為什麼不從牆子嶺關那裡一起進來,慢就慢些,畢竟越過了長城。
到這個時候,根據韃子沒有攻打密雲和懷柔,魏廣德開始對這路韃子進攻的目的產生了懷疑。
實際上,這時期,韃子對明國長城沿線的攻勢,很多時候都是以打草谷的形式,也就是衝進來,搶完就跑。
只不過,這樣的戰術,更多使用在針對遼東、宣大以及延綏等邊鎮。
薊鎮因為背後就是京畿,明軍兵力駐防較多,並不適合展開這樣的攻勢,或者說以前就沒這麼搞過。
薊鎮東面倒是有類似動作,但那地方距離京城尚遠,所以京城也不需要因此戒嚴。
一旦攻入薊鎮,特別是密雲附近破關,矛頭大多都是直抵京師。
慣性思維下,所以最初知道密雲長城被破,大家想到的都是韃子要攻打京城,然後就是風聲鶴唳。
不過,如果威脅京城,萬餘韃子這麼點兵力肯定會陷入兵力不足的窘境。
他們入關後也沒有保證後路的安全,放棄攻打密雲急匆匆南下直接出現在順義,倒是和入關打草穀類似,進來就是為了搶掠。
反倒是明軍,因為戰力不足,不敢主動出城攻擊這部韃子,因為擔心有失,畢竟這裡可是京畿地區。
不管什麼時候,京城的安危肯定都是第一位的。
想到了這些,魏廣德感覺自己似乎還是什麼也不能做。
知道人家只是來打秋風的又怎麼樣?
難道還指望動用京營的那些老爺兵出城擊敗他們嗎?
京城周邊確實有許多兵力,可都分散佈置在城池裡,京城周邊唯一的機動兵力其實就是京營的老爺兵,要不也不會匆匆調動宣大兵馬,朝保定府調集援軍。
魏廣德倒是沒見識過保定府周邊的衛所兵是個什麼樣子,但是大明朝的衛所,貌似情況也差不多。
就那樣。
指望他們驅逐這萬餘韃子,貌似有些自不量力。
出了自家門,魏廣德在馬車上還在盤算著此事。
不過想了許久,貌似除了等宣府、大同軍趕到外,他們什麼也做不了。
還有就是等薊鎮那邊,收拾三屯營剩餘的兵馬。
不過魏廣德也不怎麼看好,精銳此時應該還在山海關附近。
山海關距離京城約六百里,明軍正常行軍速度也要走十來天,就算因軍情緊急加速行軍,騎兵倒是簡單,一路疾馳,兩三日就能趕到,不過人困馬乏肯定也不能第一時間投入戰場。
步卒至少也要走五六天時間,同樣原因,也不可能抵達戰場就出戰。
三屯營的明軍過來,時間可以縮短一半,就是不知道戰力如何。
儘管魏廣德去看過薊鎮的兵,可畢竟也是好幾年前的事兒了,而且給他們看的自然都是精兵,魏廣德很多擔心三屯營裡只能拉出一堆老弱殘兵。
想到這裡,魏廣德心中一動。
自己這邊能夠算到這些,和明軍長期交戰的韃子不會不知道。
而且,以為白蓮教的關係,似乎韃子對明軍也是很熟悉的,馬芳也說過韃子進攻非常有目的性,很有章法。
自己算到京畿附近防務的空檔期就有好幾天,在這幾日裡,韃子只需要對三屯營的明軍加以提防就可以肆意搶掠一番。
趕在周邊援軍趕到前撤離,就安全了。
想到此,魏廣德越來越覺得,這股韃子入關似乎很簡單,根本就沒有威脅京城的意思,畢竟就那麼點人,夠幹嘛的。
想不想立功升遷?
魏廣德當然想。
不過他感覺這個時候跳出來有些冒險。
而且,以他的品級,怕也幹不了太多事兒。
想要接手指揮薊鎮或者宣大援軍,那至少也得兵部侍郎一級才有可能。
晃晃腦袋,嘆口氣。
雖說自己能夠被馬芳去信,讓他帶兵不要直接往京城來,而是去懷柔,奔襲密雲,斷了韃子回程路線。
可又擔心真把人堵在關內,到時候他們到處流竄,沿長城沿線尋找關隘破關而出,明軍怕也擋不住。
到時候整個邊防被人一通亂捅,搗個七零八落,怕是罪責更大。
還是隻有讓援軍從昌平進京,然後從北京出發把韃子攆出長城,薊鎮大軍在右翼擠壓韃子,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至於想要圍殲這股韃子,沒有足夠的騎兵,很難很難。
馬車搖晃間慢慢停下來,車伕在前面通報道:“老爺,已經到裕王府了。”
這兩天戰事起,魏廣德自然沒心思去校錄大典,所以今兒一大早就到了裕王府。
還是趁著危局,多在裕王面前露臉,提高自己在他心目中地位更加實在。
雖說這些現在看不到什麼意義,可一旦將來裕王登基,自己的好處就來了。
上面有些什麼職位空出來,以裕王眼裡的那些人,還不首先想著自己王府出來的人。
掀開車簾,魏廣德麻利的跳下馬車,抬頭看了眼天氣,灰濛濛的,亦如京師現在的氣氛,輕輕搖頭邁步走進王府。
......
“胡鎮那邊怎麼說?”
此時,薊鎮總兵孫臏騎在馬上,詢問身側的親兵,他們剛收到密雲守將胡鎮的報告。
】
昨日得到訊息匆匆忙忙集合三屯營剩餘騎兵西進,當晚進駐遵化,今日一大早他就帶領全部騎兵出城,向著薊州城趕。
今天就不打算在薊州過夜,而是直接穿城而過,往三河那邊去,走到哪兒算哪兒,野外駐營,務必儘快抵達三河,保證通州側翼的安全。
若是韃子繼續南下攻打通州,他就算手上兵微將寡也只能冒險為通州解圍。
“稟大帥,胡副總兵昨日已經派人聯絡古北口參將郭琥,抽調一批精銳前往密雲待命。
按照打探的情況,韃子這次突襲密雲失敗後,直接南下攻打順義不得,就開始在周圍大肆搶掠,一些人馬還進入附近的三河、懷柔等地。”
那親兵急忙答道。
“韃子沒有逼近京城或者通州?”
孫臏皺眉問道。
“昨日下午韃子突進順義附近,因為有墩臺燃放烽火報警,順義城城門已經早早關閉,韃子看進不得城就開始四下搶掠,今日是否會繼續南下還不得而知。”
親兵答道,“另外,胡副總兵還說,他已經和其他隘口官軍聯絡上,均未發現關牆外有大隊韃子兵馬活動的跡象,他懷疑.......”
說道這裡,親兵略微有些猶豫起來。
“他懷疑什麼?”
孫臏這會兒也狐疑起來,聽到胡鎮也有所懷疑,當即不滿問道。
“胡副總兵的意思,看這夥韃子行事,似乎就是進來搶掠的,根據牆子嶺關那邊的通報,韃子入關人馬在萬人上下,而其他地方也沒有發現韃子大軍集結,應該是沒有後援才是。”
親兵回道。
“打草谷?”
孫臏其實先前就有這樣的猜測,不過因為沒有先例,所以也拿不準。
現在聽到胡鎮也這麼分析,頓時覺得可能性很大。
隨即,孫臏就想到,既然韃子就是進來搶掠的,那就讓他們搶吧。
他已經收到兵部送來的訊息,朝廷已經從西邊四鎮和南邊都司抽調衛所勤王。
既然很快就會有大軍趕到此地,估計韃子屆時自己就會逃跑,他只需要率軍尾隨追殺就好,沒必要去搶什麼頭功。
本身自己身邊兵力就不足,不過責任在楊選,和自己無關,到時候把楊選的手令往兵部一交就好了。
“知道了。”
孫臏答應一聲,隨即命令道:“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務必儘快抵達三河縣城。”
以騎兵的馬速,半日就可以從三河到達通州,再去京城也就不遠了,其實一天時間就能到達。
自己率軍進駐三河,若是韃子真要進攻京城,自己快馬加鞭也來得及救援。
而密雲副總兵胡鎮此時,也在盯著一份輿圖在看。
他在昨晚得到探馬探查的訊息後,綜合從長城各關隘傳回來的訊息,已經大抵有了猜測,所以才會和孫臏那邊那麼說。
這夥韃子在關內呆不久,明軍集結後必然選擇逃跑。
不過,他現在盯著輿圖,想得卻不是加強密雲的防衛工作,而是在尋找機會,一個可以立功晉升的機會。
自己雖然也是副總兵,可卻是分守密雲一地,如果立功升遷,就可以成為一鎮總兵官。
對於武將來說,自然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加都督銜。
不過現在機會並不明顯,所以胡鎮並不打算輕舉妄動,而是靜觀其變。
對於薊鎮官員來說,此時最憂心忡忡的,肯定不是他。
雖然韃子從密雲防區破關,可自己保住密雲不失,功勞也不算小,就算治罪也不會很大。
反倒是薊遼總督楊選的罪責,那才叫大。
薊鎮和兵部的爭執,他這個密雲副總兵也是知道的。
這次之後,楊選官位怕是不保。
正如胡鎮所想,此時薊遼總督楊選入熱鍋上的螞蟻般,惶惶不可終日。
他在山海關得到韃子破磨刀峪、牆子嶺城牆入關後,就感覺大事不好。
密雲南下,不肖幾日就能打到京城去。
而沿途密雲、順義等地駐軍只能自保,那些兵士都是在長城關隘出現危險時可以增援關口的,野戰當然不是韃子的對手。
匆忙間,他一邊下手令讓出關大軍回援京畿,一邊整頓身邊人馬立即出了山海關往京師方向急行。
同時,還向薊鎮總兵孫臏下達軍令,命他率兵攻打敵軍。
這個時候,打不打得贏已經不在他考慮範圍內,如何彌補過失,避免韃子大軍兵臨京師城下才是他要考慮的。
不過因為距離原因,他的手令送達三屯營的時候,孫臏人已經快到三河縣了。
不過,他倒是還清楚,三屯營明軍精銳都在山海關方向,孫臏手上能用兵馬不多。
所以也顧不得士卒疲累,他親自督促各部加緊趕路,往京城方向靠攏,希望藉此可以透過在側翼製造威脅,讓韃子知難而退。
即便,他能感受到明軍士卒對他不滿的眼神,就算因此釀出譁變他也在所不惜。
現在,他能想到的,就是儘快趕到京城,指揮薊鎮大軍打退韃子,將功贖罪。